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741更新:2025-07-10 22:32:05
观众希望看到的女性形象,不是点满技能条却没有灵魂和内核的天龙人,而是首先拥有独立人格和完整主线的、丰满的“人”。
■脱轨的主线,打辅助的大女主
最近,由杨紫、李现主演的《国色芳华》第二部,《锦绣芳华》正式开播。
《国色芳华》剧播期间,主要的营销噱头是“平民女性创业路”。出身商户的女主何惟芳凭借培育稀世牡丹的高超技术,带领一众命途多舛的女性共同创业的故事。
乍一看是很励志的女性成长故事,但是当何惟芳遇到男主蒋长扬的那一刻,似乎一切都变得奇怪了起来。
一开始,男主就以一个位高权重的官员身份进入了女主的故事线里。负责替皇家网罗奇珍异宝的花鸟使,以投资人的身份与何惟芳开始创业合作。
“投资人”的另一种叫法,是“金主”,意味着在商业合作上的极大话语权,编剧在男主一登场,就给了他一个很大的赋权,甚至是直接凌驾在女主之上的权力。
如果你说“产品才是最重要的,女主一手育花的好技艺才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说“女主是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是出于利益考量的合作”,在剧情发展的前期,这些理由还都可以接受。
然而故事越往后发展,越开始着重刻画身为商户的何惟芳与官宦出身的蒋长扬之间巨大的阶级鸿沟。
蒋长扬出场后,他背后贵族阶级利益争夺的暗线也随之浮出水面。何惟芳的事业发展路被贵族阶层不断“降维打击”,甚至最后只能靠当蒋长扬的小妾保住一命。
第一部《国色芳华》在男女主假结婚之后,剧情伴随着巨大的争议戛然而止。
一部分观点认为女主只能靠当男主小妾保命,剧情完全背离了“大女主”的初衷。
另一种观点说现在已经不是“嫡嫡道道”的时代了,不是非要女主当正妻才能显现出她的价值。这个问题,我们暂且留到后面再谈。
看了《锦绣芳华》目前播出的几集,我发现新故事的剧情发展还是没有逃离第一部就出现的问题,仍然在披着创业青年的皮搞“伪大女主真娇妻”。
先来看第二部《锦绣芳华》的故事发展。《锦绣芳华》承接了男女主假结婚之后的剧情,前几集专注于女主被以宁王利益集团的县主和小妾莲舟明欺暗害,惹出一大堆是非波折,最后靠着男主威胁县主、周旋宁王才摆平风波。
上一部,宁王给男主蒋长扬送来一个小妾莲舟,实际上是想利用莲舟监视和软化男主。
在这一部中,莲舟利用这一层身份,理所当然地与更受宠的女主何惟芳展开了宅斗,企图通过争夺男主的宠爱完成宁王交付给她的任务。
最后的结局当然是莲舟的一箩筐诡计都被聪明的女主识破,并且宽容大度网开一面送她回到宁王那里。
另一边,宁王的女儿县主因为自己的丈夫、女主的前夫对女主余情未了,想方设法折磨女主,打压女主所经营的“花满筑”。
先是找人造谣女主药铺的药丸有毒,接着把女主丢进大牢严刑拷打。
男主焦急赶来要带女主出去,女主大义凛然地说“这不真成奸商了!”↓
男主无奈,男主找到县主,男主以利益为由威胁县主放人。最后,还是通过男主的利益交换才让女主平冤昭雪。
剧播到第6集,女主是一点正经活不干,净跟女配们互相斗法了。这还不是你来我往的那种,全是女主被动应敌。
仔细想想,女主何惟芳的一切遭遇,都与她的牡丹大业无关,而似乎大部分都与男主蒋长扬的故事线有关。
站在女主“经商人设”的角度看,这些是非波折本不应该与她一个小创业者有所牵扯,怪只怪她卷进了男主与更高阶级的风波之中。男主背后代表的圣人利益集团一直在遭遇宁王利益集团的虎视眈眈,明争暗斗不断。
故事进行到这里,基本可以提炼出真正的剧情主线了:女主因经商与男主相遇,从而被卷入男主背后贵族阶层进行皇权争夺的利益链条中。
这样一看,女主完全就是一个误入高端局然后跟男主谈起了恋爱的存在啊!
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当整个叙事主线是围绕男主进行的时候,再怎么努力塑造大女主、喊口号,女主在剧情发展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遭遇权力弱化。
因为真正主角打架的高端局她根本插不上手,想要化险为夷活到最后,只能是关键时刻靠“真大男主”帮忙。
因此,女主在第一部的最后为了保命,不得已给男主当了小妾,这是受制于剧情发展女主无可挽回的命运。
“女主当小妾”到底是否背离大女主人设的争议,到这里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一切都非女主主动选择,而是被动接受。在这部剧里,再厉害的大女主也只能通过男主的庇护留下性命。
矛盾的重心被诡辩式地转移到了“妻与妾”之争,然而问题的本质根本不在这儿,而是在于剧情传达出了一种“只有依附男人才能保全性命”的宿命感。
■空喊“女性互助”
当叙事主线掩盖不住女主的工具人属性时,编剧会怎么办?
那就在剧情一些可有可无的支线上,加上一些“女性互助”的故事,并在女主和其他女性角色互动时贴满狗屁膏药小广告式的“女性觉醒”台词。塑造出一个看似很爱女的女主形象。
《锦绣芳华》里,面对与她宅斗的小妾莲舟,何惟芳是这样回应的↓
估计没有看剧的人会被女主这番“girls help girls”的大言论哄骗住,但认真把剧情过了的观众只会被骇得瞠目结舌:说什么女子何必相残,上一秒给女配沐浴花瓣里放药让她起疹子,让她在门外自扇巴掌给闺蜜解气的不是你吗!
另外,女主这个一言不合就劝剧里其他女性角色跟她一起搞事业的毛病,到了第二部还是没改过。
一起搞事业没问题,问题是,编剧根本没想过好好写“girls help girls”的剧情。
何惟芳收留的这些女子,或多或少都会因事业出现与家庭的抗争戏码,比如和女主一起开药妆店的小春,因为想要实现治病救人的理想与不理解自己的父亲决裂。
小春的父亲对何惟芳说,“你离经叛道、委身官宦为妾,我不能让我的女儿走你这条路”。所以女主在此时也沉默了,她确实没有对别人命运作出解答的权力。
在当时社会的局限性下,对一个普通商户家庭来说,一个想要实现抱负的女儿和一个关切女儿未来的父亲,其实谁都没有大错。
然而,在不到一集的时间里,小春和父亲就和好了。因被诬告制作的药丸有毒,小春和何惟芳被投入了牢里。然而在两人被平冤昭雪之后,小春的父亲突然醒悟,说通过被诬告一事知晓她的医术的确精湛,顺便还夸赞了一番女主,之前误会了她的为人。
等等,这逻辑对吗?怎么之前小春治病行医救了那么多人都没看到女儿医术精湛,一个诬告被平反了之后突然眼睛复明?这强行大团圆的程度,感觉编剧是彻底没招了才出此下策。
在与女主产生女性友谊的其他角色身上,这样潦草的书写并非第一次。就不说第一部的胜意,完全被塑造成了一个不管在性格还是人生道路选择上都与女主相反的角色:不与女主一起经商非要与丈夫复婚,最后害得女主被贬为贱籍,自己后悔难当选择自戕。
其实,不管是与女主同道追求梦想最后达成“团圆结局”的小春,还是与女主背道而驰结果下场悲惨的胜意,塑造这些角色的根本目的,都只是为了衬托出女主的“正确性”。
因为这些女性角色的痛苦和挣扎只是为了女主的人设塑造而铺垫,所以一旦触及到伤痛的根源,解决的办法不是角色粗暴下线,就是毫无逻辑地收尾。
因为故事主线脱离了女主的人生中心,女主无法像男主一样通过权谋戏展现人物高光,编剧只能在这些支线里给女主叠buff:除了在宅院斗争里施展聪明才智,就是在拯救姐妹们的路上,不听话的姐妹没好下场,听劝的姐妹一起发财。
然而,对大女主的粉饰,都会因为故事主线的脱轨和人物塑造重心的偏移而变得十分松散,一戳就破。
你看,即使是集智慧、清醒、善良于一身,道德buff叠到满点的女主,在面对男主身陷囹圄时,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在家门口把前来搜查取证的男二拦住。
拍得很燃,就是不知道在燃些什么
一直拖到编剧派来的天降奇兵赶到:“投毒案结啦!编剧开金手指帮你摆平啦!你老公没事啦!”
让人无语的还在后头,当男主安然无恙回到家中后,女主好像突然从系统里觉醒自我意识,感慨自己和男主好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看到这里我真的很欣慰,一口在心中积郁已久的浊气终于吐出:女主开始对个人命运与宏大叙事、对自我经历和他者因果有所反思了吗!
万万没想到,女主何惟芳接下来却话锋一转,开始拿另一个女角色和自己比较二人谁对男主的价值更大。这急转直下的台词看得人直接两眼一黑。
接着,就是男主从女主对自己的使用价值出发来安慰女主↓
这桩桩件件,都是助你登上“大男主”宝座的援手吧
两人一番娇妻撒娇霸总哄人的操作,已经完全不知天地为何物了。请问这不是大女主剧吗?我是不是误入了什么玛丽苏剧的play现场?
一边喊着“不需要讨男人欢心”,一边却在知行合一地用自己对男主产生的价值进行自我评判?
回家种花去吧孩子,回家吧好不好。
■大女主经商人设,伪大女主的时尚单品
当女主因为叙事主线的“大男主化”而遭遇不可抗力的权力削弱时,当女主的人格高光无法靠剧情推进获得时,那么就只能给女主分配一个很惨的出身,一份干得不错的“工作”,以及一些高喊女性互助、女性觉醒的支离破碎的剧情,以此来塑造一个既美强惨又爱女的“大女主”。
这就是如今许多“伪大女主剧”的人设逻辑。
假扮“大女主”的核心,就是给她们安排“事业”。一般来说,古代女子不能从政,那么就只能经商,于是许多挂着经商人设的古偶女主就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头↓
如果要拍甜甜的恋爱,经商线必然不能占叙事重心,最多就是包装女主人设的“时尚单品”。
除此之外,还得给女主安排个体面的老公,不然观众爱不起来。体面老公的“时尚单品”,一般就是“公务员”。
拿着看似独立自强的经商大女主吃到了新时代女权饭,又安排上当官的公务员男主满足“双强人设”(实际上还是男强女弱),拍出来全成了校长老婆开小卖部。
古偶的爽点绕来绕去,还是绕不开钱和权,离不开“霸总娇妻”的过时设定。
真正的大女主剧是什么样的?
真正有主体性的大女主,不是男人的辅助,而是所有的剧情围绕她一人展开。
《穆桂英挂帅》里,杨宗保只是穆桂英拿到统帅身份的一个先决条件,出身山匪的穆桂英,即使入了杨家这个正统将门,也能把杨家将变成自己手里的兵符,而非成为丈夫在内宅的“得力助手”。
在刻画真正的大女主时,编剧从不吝于赋权,叙事主线从来都只以女主为核心。
真正动人的女性关系,不用喊“女人无需相残”的口号,而是在真实生发的女性情感中塑造。
《潜伏》里的晚秋,并没有因为暗恋余则成而对他身份上的妻子翠平产生嫉妒,反而将心事坦诚地分享给她。
也会在离别时真切地劝翠平别委屈了自己。
翠平虽然也会因为晚秋偶尔出格的举动生气,但她更同情晚秋的命运。翠萍不会劝晚秋像她一样拿起手雷,但她会在晚秋被丈夫家暴时直接打回去。
在晚秋服药自杀时,翠平不想让余则成碰她,但她会一脚踹开门,自己把晚秋一把抱上去医院。
编剧不避讳描述翠平和晚秋之间的“较劲”,观众却没有从中看出雌竞的影子。是因为她们之间产生的情绪符合最基本的人性,又在基本的人性之外,因为彼此人格中的闪光和境遇上的理解不断靠近。
有爱有怨,有共情也有不解,这是人性和命运的不同所决定的复杂关系,也是更真实落地的女性情谊。
观众希望看到的女性形象,不是点满技能条却没有灵魂和内核的天龙人,而是首先拥有独立人格和完整主线的、丰满的“人”。
她们不需要被卷入别人人生里当辅助,她们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她们不需要通过他人来评判自我价值,而是在个人成长里实现自我价值;她们和其他女性之间不需要口号式的互助,而是在真正的人格吸引中变得心心相惜。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等来下一个穆桂英和王翠平?